product_thumbphp
發現時間的人:現代地質學之父揭開地球歷史的故事
The Man Who Found Time: James Hutton and the Discovery of the Earth’s Antiquity
傑克.雷普卻克 Jack Repcheck
麥田

本書已絕版,一點也不意外,這本書無聊透頂。

大致上,這是一本介紹赫頓(Hutton)的書,而雖然赫頓總是出現在地質學教科書中,但平生平淡,因此這本書也很無聊,再者,地球科學這門學問不停的演變與修正,我不覺得有必要非得像作者這樣一直刻意強調赫頓的功勞,甚至還拉來達爾文為赫頓的功績立碑。達爾文耶!想不通吧?我也想不通。

我認為這本書比較值得一讀的地方在於18世紀研究地史的演變與愛丁堡的當地歷史(這部分我完全不感興趣)。

地史發展大概是這樣的:

地球年齡的計算演變如下:
1.『根據聖經編年史*』地球歷史只有6000年左右。
2. 布豐則認為地球是彗星撞擊冷卻而來,根據布豐的計算約7萬5千年。
3. 赫赫有名的凱爾文爵士精算冷卻,則認為約2千萬年左右。
4. 波德伍德利用放射性元素衰變定年則定出約4億~22億年,後人繼續修正到33億年。
5. 派特森則由隕石鉛同位素比值計算約45億年。←現今版本

*聖經編年史是由早期治學嚴謹的學者,依據聖經上蛛絲馬跡推論出來的編年史。現在來看,當然知道不是對的,但倒不用聽到聖經就嗤一聲,這跟口述歷史的可性度受質疑的程度差不多吧。(歡迎歷史學者咒罵我的無知:p)

地球的成因則有以下幾種說法:
1. 『根據聖經』,上帝創造地球,歷經諾亞方舟水退,陸地露出來。
2.  布豐的彗星災變論。
3.  韋納派的說法則認為,原始陸地被諾亞洪水覆蓋後,產生沉澱,待水退後,表面有古老的原始岩層(花岡岩)與洪水覆蓋形成的沉積岩。(這應該算水成論吧?) 蠻妙的是這一派的說法認為含結晶的岩石,都是沉澱而來的。(我想這是根據實驗結果而來)
4. 赫頓的說法則認為,花岡岩並非沉澱而來,而是地球內部的熱與壓力活動而成。
5. 居維葉則由巴黎近郊的岩層推斷,至少經歷過6次洪水災變。

從書中看來,
赫頓反對韋納派是因為,韋納派認為岩脈屬於最老的岩石,卻無法解釋岩脈與沉積岩不整合時的年齡矛盾現象。
韋納派反對赫頓是因為,將岩石加熱再冷卻,得到的不是結晶而是玻璃質,顯然不是火成,而是水成。
而居維葉贊成水成的災變論,因為他確實看到巴黎歷經過6次的海進退。

從現在的眼光來看,我們大概也知道誰對誰錯。
比如說,韋納派認為花岡岩很老,歷經許多扭曲變形,這對了,但絕不是沉澱而來,之所以不結晶是因為冷卻速度太快;而赫頓派雖然強調地質作用的漸進過程,但現在也不排斥漫長的地史中確實歷經過多次災變。

真要說受到書中這幾位先達感動,在於他們批判對方的過程是理智的,用實驗、觀察來建構與證實自己的理論與看法。

以下抱怨:
若以上筆記歸納有所錯誤,我會認為是本書的敘述拉拉雜雜,造成我誤讀 =__= 
在談及放射性定年一段,突然插進荷姆斯的名字,似乎希望能替這位編成地質年代表的貢獻卓越者留下名字,但他對放射性定年貢獻又不高。
加了一大章的萊爾與達爾文,似乎要說明萊爾大力支持均變說之外,卻又不寫《地質學原理》的大致內容,只說這啟發了達爾文。

這本書看完到現在已經一個月了,勉強湊成這篇心得,實話說,這本書幾乎抓不到重點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hoshim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