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arge.jpg

台灣是座氣象博物館
俞川心
果實出版

很遺憾,難得一本由台灣的氣象專家所寫的科普作品,卻沒經過精準的校稿,薄薄136頁,有許多錯誤:(

● 前言,3段2行:當台灣受到冬季大陸冷氣團影響,西半部籠罩在攝氏十度以下的低溫時,東部的花東縱谷受到中央山脈的屏障,顯得溫暖許多,對住在花東的民眾而言,要感受到十度以下的低溫,似乎不太容易。

花東縱谷溫度不如西部沿海低溫,應為海岸山脈屏障,但縱谷風勢應有增強趨勢。

● p16,2段2行:當空氣進行垂直方向的流動時,若是由地表面向上空竄升,同時帶著水汽,在遇到高空冷的溫度,就會開始凝結成雲,(後略)

高空氣溫下降凝結成雲的原因在於:上升過程中體積膨脹而降溫。

● p16,右下圖說:當高空的空氣向下流動,形成下沉氣流時,由於水汽會隨著高度的遞減,溫度隨之上升而蒸發,這就形成了高氣壓。(後略)

空氣下沉溫度上升,使相對溼度遞減,水滴蒸發成水氣。

●  p27,3段3行:當太平洋高壓向西伸展的速度增快,就會推動原來停留在台灣的冷空氣。當冷空氣在上層,暖空氣在下層,冷暖空氣交互作用下,就會有雷雨產生,而此刻的雷雨,一般稱為「春雷」。

不懂為何冷空氣會在暖空氣上方。

● p42,1段8行,由於颱風眼是颱風最低氣壓中心,空氣下沉,(後略)。

颱風中心氣壓最低,理論上空氣應上升,但因風速太強向心力不足,於是颱風眼形成補償的下沉氣流。

● p46,烏魚季,6行:此時東部海域的海水溫度逐漸往南轉冷,台灣西部近海的黑潮也開始退縮,烏魚就隨著適當的水溫往台灣洄游,(後略)。

烏魚迴游,應與中國沿岸流的南下有關。另外『東部海域水溫逐漸向南轉冷』語意不清。


● p80,4段1行:在台灣類似這種受季風影響,而形成局部沙漠地形的地區,還有宜蘭縣龜山島,這個由季風吹出的沙漠地帶,會隨季風而改變方向及位置,因此隨著季節的變動,龜山島的龜尾也會擺向不同的方位。

龜尾沙洲是海流沉積。

● p55,1段4行:夏季雷陣雨是台灣西半部地區特有的天氣現象。產生的原因是由於夏季,台灣地區盛行西南氣流,碰到南北走向的中央山脈,氣流沿著山脈上升,再加上午後增溫,對流旺盛,往往在中央山脈的西側產生對流雲,氣溫繼續上升,對流雲向上擴散為積雨雲,最後就會有雷陣雨發生。

語焉不詳。午後雷陣雨由對流雲發展,這邊說的是西南氣流。

● p88,1段1行:(前略)高氣壓的數字愈大或低氣壓的數字愈小,就表示風越強。

應修正為:氣壓差值愈大,或者等壓線愈密,則風速越強。

● p112,3段2行:當此海域內的海水溫度、高於過去五個月的平均海水溫度攝氏0.5度時,稱為「聖嬰現象」。(後略)

應修正為為:連續五個月高過海水溫度平均值0.5度時。

● p116,5段2行:「過冷卻水」是水汽在攝氏零度以下還不會凍結成冰的水汽,(後略)。

水滴。在本書裡,水汽大多指『水氣』,而這裡應該是『液態水』。


基於作者大名,本書通常會成為中學學習氣象的推薦書籍,不過,這些錯誤不少是大學學測必考題,很容易誤導人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hoshim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